星期一, 一月 19, 2009

致命的阳谋:国际巨头鲸吞评级机构

2009年01月19日 02:45:09 来源:中国经营报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说过: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最大的评级机构之一)。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由此可见评级机构的重要性。目前,中国的评级机构几乎全被外资所掌控。
  次贷危机蔓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令被视为“金融市场看门人”的国际三大信用评级巨头(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公正权威的神话坍塌,成为继因多起丑闻名誉扫地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后,又一个被集体质疑的金融服务行业。
  反思之余倏然察觉,不经意间,穆迪、惠誉以参股的方式,兵不血刃地鲸吞了超过半数以上的国内评级市场。
  另有确切消息,标准普尔不久即将参股新世纪49%的股权。
  “我对这个事情很忧虑。”1月10日,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金融危机后信用评级的地位与作用论坛”上公开表示。
  而参股,抢占市场,进而掌控资本市场定价权,都还只是事情的表象。
  “国际评级机构在中国境内的所作所为已经直接涉及到我们国家的利益、国家金融主权,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的话,令人震惊且言之凿凿。
  外资鲸吞6成市场  “标准普尔入股新世纪后,外资所占有的国内市场份额将达到63%。”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大公国际的坚守,中国本土评级市场就彻底沦陷了!”
  目前,中国本土五大信用评级机构中,只有大公国际没有被外资染指,另外三家早已改弦易辙。其中,穆迪、惠誉分别持有中诚信、联合资信49%的股权;外资新华财经则持有上海远东资信50%的股权;标准普尔入股新世纪也几无悬念。
  长期以来,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位列国际资本评级市场“三甲”。
  为了维持在国际评级市场的霸主地位,三大评级巨头所采取的方式就是与所在国市场份额最大的评级企业合作,以“购买股权”或“技术合作”的方式参股,以达到掌控该国资本市场定价权之目的,同时,轻而易举地将其未来在国际市场上潜在的竞争对手掌控于手。
  中国市场也不例外。通过以上方式,三大巨头迅速将触角延伸到全国,直接或间接从事所有评级及相关业务。
  “三大”还试图进一步谋求对合资公司的绝对控股地位,甚至是百分之百地控股。这是值得警惕的一个信号。”大公国际相关人士透露。
  由于信用评级业与国家金融主权和政治主权息息相关,美国、瑞典、俄罗斯、印度、韩国等多数国家都对外国评级机构入境持限制态度,即使允许外资进入,也严格限制其控股比例。
  另据记者了解,“三大”所参股的合资公司只拥有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资信评级牌照,因此,他们对证券市场评级业务无限觊觎。
  “允许现有合资资信评级机构在不降低外资持股比例的情况下,申请开展证券资信评级业务资格。”是去年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国政府的要求之一。

渗透并掌控经济信息
  抢占市场——占据信用评级定价权——通过信用评级体系渗透并掌控国家、行业、企业的数据,这也许是外资“阳谋”的逻辑。
  目前,外资评级机构在中国债券评级市场的份额合计超过了2/3。所评级的对象包括了我国能源、通讯、甚至军工等敏感行业在内的各主要行业及主要骨干企业。在金融债券市场,外资评级机构的评级对象囊括了包括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在内的主要金融机构。
  “通过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外资可以全面掌握我国金融系统的运行数据和发展趋势。他们甚至还可通过公开发布信息干扰政府的宏观调控,危害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大公国际相关人士称。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穆迪和标普在谋取垄断利益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获取各种商业和非商业的信息。甚至从中国的评级机构中,拿钱收买大量数据,其中也包括商业机密。”江涌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另据记者了解,在国内,国际评级机构可以不受限制地参与包括政府和军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评级,进而将我国各大骨干企业、主要金融机构、各类行业、地方政府乃至国家全面的经济和技术信息悉数洞察。仅穆迪所掌握的中国各级政府与企业的信息已经超过50万家。
  同样是倚仗这样一种天赋垄断特权,国际“三大”对全球上至主权国家下至上市公司“评头论足”。中国政府和企业一直遭受着不公正待遇。
  对此,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感触最深切。“中国主权外债评级与经济现实严重不符。”
  对中国主权外债的信用评级,标普、穆迪分别评定为A1;长期/短期 A+/A-1+,对陷入困境的美国主权外债则给予最高的AAA级。
  作为国际评级公司,判断一个国家主权外债的信用级别的唯一标准,是这个国家是否具有按期偿还到期外债本息的能力。 “但无论是总债务余额、财政赤字,还是外汇储备占GDP比例,中国政府的偿付能力都要优于美国。很显然,“三大”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大公国际相关人士分析。
  其实,在美国蓄意压低中国主权外债评级的背后,其实还掩藏了另一个目的,为国际垄断资本低价攫取中国国有资产大开方便之门。
  2003年底,中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标准普尔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都评为“垃圾等级”,同时又高调肯定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国商业银行。
  世界银行在2007年5月份的《中国经济季报》中明确指出:中国银行股被贱卖,问题并不在IPO环节,而是出在此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定价上。较低的入股价格使得境外战略投资者们在中国金融股身上享受着暴利。

民族评级业之殇
  “这次全球金融海啸,从本质上讲,是一场严重的信用危机。在这个过程中,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难逃其咎,甚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我们在总结西方征信体系暴露问题的同时,也是树立民族评级机构品牌的机会。李扬强调:“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不需要让外国人来指手划脚,根据他的利益来决定我们的级别。”
  然而现实境况是,在国内89家评级机构之中,具有一定的实力,能在市场上与外资竞争的内资评级机构只有大公国际一家。其他多为中小评级机构,其中也不乏打着中资旗号的外资机构鱼龙混杂。
  近二三年间,国际“三大”对大公国际的“围剿”一天也没有停止。“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强大的宣传攻势、公关手段,他们一直试图把我们收入麾下。”大公国际相关人士透露。
  此外,在监管与评级体系建设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信用评级理论以及评级机构内部的管理都有待完善。
  “现在是多头监管,群龙无首。”江涌建议:“应该统一信用评级业,尽早实现统一监管,这样才有利于机构做大做强。”目前,评级行业与机构的监管分属央行、财政部、发改委、证监会等多个部门。
  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邵伏军告诉记者:“国外评级机构的理论与模型有其合理性,但是有其局限性,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依据。”
  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国本土评级机构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话语权,甚至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定价权也过度地由外资所控制。
  “现行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是由美国控制的,任何国家和企业只有获得美国机构评级才能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融资。作为中国本土评级机构,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取得国际信用评级话语权。”大公国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没有评论: